效率提升30%!黑河市爱辉区粮食转运驶入“空中
发布时间:2025-10-13 05:18

  在黑河市爱辉区坤河乡益海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,一条240米长的智能化输送带凌空飞架,成为今年秋收的“转运主力军”。这条被社员们称为“空中走廊”的装置,每日将大量金黄玉米从烘干塔直接、快速地输送至储粮点,实现了粮食转运环节的“无缝对接”。

  “以往车辆来回搬运,如今粮食坐上‘空中快线%以上。”合作社负责人周天昊介绍,新系统不仅省时省力,更显著降低了粮食转运过程中的损耗。而在去年,同样的丰收场景却曾带来“甜蜜的负担”——受限于场地规模,烘干后的干粮无处存放,合作社不得不额外租赁场地,仅运输费用就支出7万多元。

  转机出现在今年年初。周天昊在外出考察时发现了输送带系统的巨大潜力。经测算,一套智能化输送带每小时可输送干粮约58吨,12小时即可完成当日全部输送任务,而以往依靠3辆货车昼夜不停运输需24小时才能完成。看清效益后,合作社果断投入20万元引进该系统,构建起从烘干到储存的连续作业新模式。“预计三年即可回本。”周天昊表示。

  效率提升带动了资源优化。如今,合作社将更多人力投入前端粮食处理环节,专注提升粮食品质。工人表示:“今年输送带安装后,面对堆积如山的粮食,我们能够有序进行除杂、烘干等基础处理,不再手忙脚乱。”

  这一变化不仅是合作社作业方式的升级,更是当地粮食产后处理环节迈向智能化、机械化的缩影。黑河市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满族乡副乡长王黎表示,乡政府长期支持大中型合作社升级设备,鼓励智能化、机械化系统覆盖农业生产全环节,以此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。

  近年来,黑河市爱辉区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,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方式,推动粮食产后处理环节向智能化转型,为保障粮食安全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